2008年北京奥运会活字印刷的表演:“活字印刷”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。 活字印刷”的表演,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,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。 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“和”字。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,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:“和为贵”。
木活字印刷术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,
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,
用汉字“和”的演变过程,
向世界展现,
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,
活字印刷术。
那一幕带来的震撼,
许多人至今都念念不忘。
人们在自豪之外,
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由演员模拟的活字印刷术字模惟妙惟肖,醒目的“和”字凸显出来时,赢得了全场喝彩。字模表演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亮点之一。
演员是怎样不断将18公斤的字模举到4.5米高的?他们个个都是大力士吗?日前,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创意团队舞美首席设计师韩立勋,向记者揭开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字模设计、制作当中的秘密。
韩立勋说,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字模的设计、制作和表演过程,充满了艰辛、曲折,但字模创意是开幕式众多创意中最早提出的一个,也是唯一一个坚持到底的。
他说,设计团队最开始的创意是,用字模铺满整个“鸟巢”体育场,由字模包着卷轴,这需要1.3万多个字模。但为了配合字模在整场演出中的基调,最终又将创意改为大家看见的卷轴包着879个字模。
为了将字模重量减轻,设计团队找来材料方面的专家,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调整,使字模从开始时的28公斤一下子减到了18公斤。
改造后的字模高1.4米(75公分×75公分),要既能活动又能升降,表演时,演员难度特别大,他们只能半蹲在字模长方盒子里,还要在1秒钟时间内将沉重的字模高度从1.4米升到4.5米。设计团队一时束手无策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设计师从中国秤中得到了启发:这边轻轻一碰,另一端就会上升或下降。设计团队利用这个“剪刀叉”原理找到了字模中的力量平衡点,制作了大量的弹簧连接,把字模的水平平衡力变成了垂直平衡力,解决了字模升降速度问题。
2007年春天至2008年5月,设计团队对字模制作进行了26次试验,终于获得成功。
看完开幕式的字模表演,许多观众猜测“字模”里一定有液压升降装置或高科技设备。但韩立勋说,实际上,字模的制作成功,是简单的升降原理和人的智慧的完美结合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,数百位演员组成方阵,用汉字“和”的演变过程,向世界展现,我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,活字印刷术。
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设想让整个表演看上去像是机械的,但其实都是用人来操纵。这个想法听起来简单,可实现起来难度很大,但最终实现了,表演结束时演员们露了出来,表明表演是人为控制的
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昆曲、古琴、提线木偶、活字印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展示,演员们还击缶诵书,在巨大的画卷上书写着中国文化。开幕式得到了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,全球数十亿观众集中在同一时间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风采。短短一个多小时不能展示我国的全部文化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奥运会活字印刷表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